劳动政策关乎劳动者和企业的命脉。那么北京出台的政策法规有怎样的反响呢?现提供北京驱逐低端劳动力政策,请关注相关的内容。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提出建议:在加大引进高端人才力度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下决心淘汰一批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吸附大量流动人口的‘五小’企业和‘六小’场所实行强制退出机制,提高各类市场的开业门槛标准。”
通过清退小餐饮、洗浴、美容美发等企业和小百货、小食品等各类场所,来控制流动人口规模?人们关心的不仅是这种方式是否能行之有效,还有这样做是否会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成本……
“关了小门店,去哪儿吃早饭?”
“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名词对普通市民而言,太有距离感;他们更关心的是“提高市场门槛,对吸纳大量流动人口的小企业和小门店实行强制退出机制”。清退小企业和小门店?拥有北京户籍的居民们也心生疑惑:那去哪儿买西瓜、吃早饭呢?
“甲:你去哪儿? 乙:到东单买棵白菜。你呢? 甲:我到燕莎买包盐。”
网友夸张的调侃道出了他们的忧虑,人们担心如果大量清退这些低端服务业者,自己的生活成本也将随之上升。
周女士(丰台区市民 全家都是地道北京人)
控制流动人口我肯定赞成,北京现在就是人太多!哪儿哪儿都挤的一锅粥似的。不能说外地人都素质低,但是有些人真是没法说。现在我们小区地下室就租给好多外来人员,老觉着不太安全。
我看报上写要关小门店了,但是没说关哪儿(好像是说顺义关了),城里的小饭馆小理发店也关吗?就这小区里的,还有小马路边的……对,这都是外地人开的,是要都关了吗?要是关了,政府是重新找咱们北京人再开吗?要不然早上起来买个豆浆还得跑家乐福?这弯儿遛的得有二十分钟。
小区后面那出口还有个水果摊,比超市便宜,我们都上那儿买。要是关了,你说我这么热天大老远地去超市买一大西瓜背回来,贵不说,还不够我累的!
“北京人生活多好啊,能给我打工?”
何晓丽(四川人,来京四年,在居民小区内经营一家成都小吃店,店内面积只有六七平方米)
这附近超市还有(房屋)中介的人好多中午都来我这儿吃饭,六七块钱一份麻辣烫,便宜!店里地方小,没空调,他们都带走吃。
我们就是自己一家的,我自己忙不过来,叫我妹妹来帮忙。招本地人?你是说北京人?(老板娘笑了一下,忙活别的事去了,过了两分钟才回来继续说话)北京人生活多好啊,能给我打工?我也给不起工钱。就外面临街那些大的饭店,你去问问服务员有没有本地人?肯定没有,我们老乡也有在那儿打工的,还有河北的、河南的、山东的,都是外地的。就来我这儿吃饭的中介,也是外地的。
本地人条件那么好,都干正规工作,不会来干我们这个;超市里员工都是北京人,你听说话就听出来了。听说只招本地的,不是本地的得有北京户口的人担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