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1-01-13 09:02来源:未知 作者:过水青春 点击:

  要写政府工作报告,不管是乡,县,镇或是市政府工作报告都要将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汇报给上级领导及代表。以下是详细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仅供阅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重庆在逆境中化危为机、挑战中克难奋进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市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扩内需、促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同心协力,奋起应对,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经济加快回升、持续向好。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9%,达到652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1.5%和18.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85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2%。在大幅减税让利情况下,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仍增长18.1%。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启动。新增部市合作协议16个,累计达到54个。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农村土地交易所运行良好,股份转让中心和农畜产品交易所挂牌营运。净增市场主体10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占比提高到60%。
  
  内陆开放全方位推进。实际利用外资40.4亿美元、内资1468亿元,分别增长47.7%和74.2%。加工贸易取得重大突破,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境外投资迈出较大步伐。
  
  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完成移民投资541.8亿元,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复建各类房屋3725万平方米,关闭搬迁淹没工矿企业1397户,“搬得出”目标如期实现。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有序展开。8个重点移民区县发展提速,经济增速快于全市3.1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3天,比上年增加6天。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51.7%。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9元,实际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21元,增长12%。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但重庆前进的步伐依然快速矫健。除进出口外,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部完成。特别要报告的是,全市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22项指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355美元,标志着重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又跨过了关键一步!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七方面工作:
  
  (一)奋力止滑促增。坚持把扩内需作为应对危机的基本着力点,多措并举拓展需求空间。实施三年1.5万亿元投资计划,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23亿元、市级财政资金31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18亿元。兑现家电、汽摩下乡补贴4.3亿元,落实降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征房屋交易契税等政策,城乡消费持续活跃,汽车、住房、旅游、文化等消费升级升温。
  
  新增百亿商圈3个、百亿市场3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有配送中心、乡乡有连锁超市、村村有商贸综合服务网点。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采取缓征或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为企业减负让利50.4亿元。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帮助企业渡难关,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新增贷款额成倍增长。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村镇银行91家,担保机构资本金达到120亿元,安排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助金1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针对严峻的外贸形势,推出10条加工贸易先行先试政策和27项便利化措施,为出口企业退税34亿元,基本保证了出口市场份额和企业“越冬”。这些措施,对增加即期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完成工业投资17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进惠普3600万台笔记本电脑及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一批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意义的项目。
  
  长安进入全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产销量达到186万辆。重钢200万吨产能宽厚板生产线、庆铃国Ⅲ100P轻型商用车、蓬威石化PTA等项目投产,化医45万吨合成氨和80万吨尿素项目竣工。
  
  金融业迅猛发展,增加值增长31.2%,占GDP比重达到6%。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资源加速集聚,担保、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快速发展,花旗、恒丰、华侨银行在渝设立分行,惠普亚太结算中心落户重庆。发行企业债券105亿元,企业上市直接融资83亿元。会展业发展加快,直接收入增长36%。
  
  会展业发展加快,直接收入增长36%。首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成功创办,旅游大项目、大营销强力推进,总收入增长25%。启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3个,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50余项,专利授权量增长56%。新增高新技术产品500余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2.8%。
  
  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和“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成功举办,国家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落户重庆,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创新集成能力得到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引进优秀紧缺人才1220名。
  
  (三)扎实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突出土地、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基本建立起区县、乡镇和行政村土地流转三级服务体系,土地流转率居全国第四位。农村土地交易所通过地票交易,开辟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途径。
  
  集体林权确权面积和颁证户数均超过90%,累计流转林地735万亩。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比例超过30%。乡镇金融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加大城乡就业统筹力度,提质发展劳务经济,培训农村劳动力44.4万人,新转移36.7万人。
  
  把加快“两翼”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市级以上财政转移支付“两翼”的资金增长21%,市属国有企业筹资50亿元帮助“两翼”16个区县建设工业园区,“一圈”向“两翼”援助资金和实物达到2.6亿元,“两翼”经济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大力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大幅增加“三农”投入,发放直补资金32.8亿元,惠及1952万农民。生产粮食1137万吨、蔬菜1177万吨,出栏生猪2002万头。建成开县鲤鱼塘水库,竣工大中型水利工程8座,整治销号病险水库405座,又有220万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000余条。
  
  建成农村沼气池19万口。农村国电网改造率提高到93%。所有自然村实现通电话。建设巴渝新居3.7万户,改造农村危旧房4.1万户。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500个。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5万。选派5460名大学毕业生、9549名专业技术人才、9153名驻村干部下乡助农。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两江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上报国家审批,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一期即将封关运行,北部新区、永川等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加快建设。直达国际专用高速通信通道开通。区域通关合作扩大到沿海各口岸,新开成渝、渝穗、渝沪“五定”班列(轮)和4条国际航线。重庆关区进出口货运量突破600万吨,区域通关货运量占比达到65%。
  
  实施十大经贸活动,工业、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增世界500强12家。整合外经贸资源,组建了资本金30亿元的市对外经贸集团。
  
  推动企业“走出去”,重钢、机电、粮食、博赛等集团投资境外,在引进技术、收购矿山、建立基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川渝陕、渝沪、渝粤等合作进一步加强。完成援建四川崇州实物量8.7亿元。与港澳台的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开放的重庆,正以更大气魄和力度广聚国内外资源。
  
  (五)全面推进“五个重庆”建设。把“五个重庆”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平台,塑造内惠民生、外树形象的城市品牌。投入2050亿元,超额完成各项年度任务。
  
  拆迁改造主城区危旧房447万平方米、工矿棚户区70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8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69万平方米,直接惠及10万个家庭。综合整治主城居住小区1287万平方米,拆迁改造城中村269万平方米。
  
  绕城、沪渝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渝湘高速武隆至黔江段等建成,新增通车里程412公里。改建干线公路3000公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竣工投用,襄渝二线全线贯通,渝怀二线开工建设。朝天门大桥等一批城市交通项目建成投用,轨道交通建设进展顺利。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喜获“詹天佑奖”。结合燃油税改革,重庆率先在西部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成功实现主城内环站口外移目标。
  
  城市、农村、长江两岸等六大森林工程同步推进,植树造林578万亩,建成城市绿地5496万平方米,市民造林绿化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城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深入实施,完成主城区企业环保搬迁25户,淘汰小煤矿300万吨、小水泥145万吨。
  
  惠及城乡居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完成734个基层医疗设施项目改扩建,提前两年全面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甲型H1N1流感防控科学有序。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改造投用,新建登山步道58条、中小学塑胶运动场329片,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康校园杯”学生运动会。重庆运动员在十一届全运会和首届智运会上取得较好成绩。
  
  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成效明显,重特大事故控制到2起。社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六)推动文化发展提速提质。围绕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文化强市和长江上游地区文化中心目标,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投入增长18.7%。
  
  “唱读讲传”活动蓬勃开展,广大市民激情参与,极大地增强了先进文化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提振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重庆大剧院、科技馆、南山植物园温室馆竣工投用,新建区县文化馆和图书馆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5个、标准农家书屋1350个,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有力推进。
  
  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赛、第二届重庆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川剧《金子》、话剧《三峡人家》、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图书《熊猫史诗》获国家大奖。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落户重庆,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演艺产业快速发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财政民生支出682亿元,创历史之最。为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补贴6.7亿元,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亿元。高校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0%、97%,受金融危机影响回流的367万农民工基本实现再转移就业。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原征地农转非和城镇用人单位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全部解决,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个区县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区县全覆盖。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优待抚恤水平,保障了210万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在西部率先建立城乡一体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标准。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学生360万人。城乡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学费全部免除。31.7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足额兑现。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8%。职业教育优势更加凸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高校教学科研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级成果奖53项。强化涉农、教育、医疗等关系民生的价格管理,物价总体保持稳定。
  
  过去一年,我们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扎实开展大走访攻坚行动,组织20万名干部深入基层排查化解信访积案,走访群众89万人次,投入资金48.8亿元,解决各类问题8.5万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按照中央部署,依法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得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拥护。累计抓获涉黑涉恶人员3339人,一批黑恶团伙已受到法律惩处,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被铲除。城乡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八类暴力刑事案件占比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过去一年,我们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制定实施推动转型发展相关制度,建立科学发展考评机制,初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利益导向。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0件,制定、修改和废止了一批行政规章。
  
  市和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稳妥推进。取消和变更行政审批项目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64项,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开通运行。
  
  加大扩内需项目的督查和专项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了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进一步强化。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政风行风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失职渎职行为,惩处了腐败分子。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更加团结。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统计、民防、消防、档案、修志、文史、参事、保密、气象、地勘、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09年极不平凡,在十分困难情况下,我们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成就,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成绩来之不易,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全市人民逆势而进、斩关夺隘的豪迈气概,从容应对、化危为机的聪明才智,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重庆大发展、大跨越!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渝部队、武警官兵,中央各部委、兄弟省区市,向所有支持重庆改革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看到,重庆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社会投资尚未有效激活,居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外需动力亟待增强。
  
  国际金融危机使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更加凸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剧,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还需付出很大努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亟待突破,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多,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任务艰巨;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部分区县政府性债务过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较多,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繁重。
  
  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还需加大力度,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创新能力不足、公仆意识不强,一些重点工作推进不够理想,个别领域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扎实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2010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
  
  综观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
  
  当前的重庆,直辖以来积蓄的发展势能正在不断释放,“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启动又将增添新的动力,我们有条件、有底气发展得更好更快。
  
  同时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缓慢的过程,国际市场需求仍然疲弱,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震荡走高。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在外需萎缩情况下更加凸显,伴随沿海地区加快转型,国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审时度势,敢于克难攻坚,更加积极地抢抓机遇,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推动重庆发展上水平、增后劲、可持续。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要求,提速推进、攻坚突破、全面发力,突出抓好“五个重庆”、统筹城乡、内陆开放、深化改革、振兴区县、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18%。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5%,利用内资增长2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全社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0.5%和1.5%,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扩大开放中促转变,在改革创新中促转变,在改善民生中促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要认真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改善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逐步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主动对接国发3号文件和部市合作协议,对接国家投资和信贷计划,争取更大支持。继续执行我市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提振措施,再推出支持区县城市建设、降低企业社保费率、增加城乡居民社保补助等新举措,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政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财政支出,逐步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制度性障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依托中心城市优势打造西部消费之都,加快建设会展、购物和美食之都,培育和建成一批百亿商圈、百亿市场、百亿商贸企业,启动建设西部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建设重庆国际美食乐园,增强重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合理布局并积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新增商业设施100万平方米。加快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乡镇农贸市场改扩建,活跃城乡市场。加大家电、汽摩下乡等政策落实力度,鼓励发展消费信贷,稳定扩大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发展物业、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开发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新型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实行产品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坚持扩大投资需求与优化投资结构并重,巩固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及其他第三产业齐头并进的投资格局。研究制定民间资本项目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扶持等具体办法,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政府性投资主要用于“五个重庆”建设等民生工程和“三农”、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程监管,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严把新上项目审核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提高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加强煤电油气运调度,缓解电力、天然气供需矛盾,努力降低拉闸限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开展银企对接,促进贷款稳定增长。坚持有保有压,优先保障“五个重庆”建设和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严禁违法占地、粗放用地。加强价格监测预警,择机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推动工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重化工三大板块,打造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中西部最大的重化工基地。
  
  全力推进惠普及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笔记本电脑项目,加快长安鱼嘴基地、汽车综合试验场、长征重工铁路机车等项目建设,培育风电、特高压输变电、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产业链,建成重钢600万吨精品钢材基地和西南铝大飞机配套材料基地,开工MDI一体化等项目,完成工业投资20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万亿元。推动产业集聚,培育一批千亿级、百亿级园区,规划启动江南工业走廊。主动迎战新科技新产业革命,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物联网、风力发电、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发展服务经济,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金融保险业,打造解放碑、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建设主城区“三基地四港区”和万州、涪陵等物流枢纽,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和电子商务。组建会展企业联盟,整合培育知名展会品牌,促进会展业快速发展。培育重庆工业服务港和五里店工业设计科技园。建设国家数字出版、动漫产业、大足影视剧制作等基地,搬迁做大书刊交易市场。
  
  大力发展会计、法律、评估、设计等中介服务业。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强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规划建设好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着力打造白帝城、天坑地缝和钓鱼城景区,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商品。完善以交通、酒店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培育游艇经济、生态健身、森林旅游等新兴旅游热点,丰富温泉旅游主题年活动,办好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均增长30%以上。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融合,促进科技、标准、品牌与产业同步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7%。支持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新能源汽车、LED灯具等新产品应用示范。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专利授权量增长25%以上,商标拥有量增长15%以上。
  
  全面加强质量管理,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创建联盟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落实财政投入、科技创业投资和担保政策,科技风险投资规模达到60亿元。办好高交会暨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坚持人才强市战略,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才交流合作,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让重庆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大展身手的乐土。
  
  强化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推动经济加快转入绿色发展轨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用能结构。实施100项重点节能项目,全面开展企业能耗审计。推广节能共性技术,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标准。大力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实施主城区第五批企业环保搬迁,完成主城区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淘汰一批小水泥、小煤矿、小火电、小钢厂。抓好长寿化工园、白涛工业园、重钢集团循环经济试点。完善排污权交易和绿色信贷办法,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碳排放统计评估体系,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三)提速建设“五个重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着力突破城市转型发展中的瓶颈,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和综合竞争力。
  
  着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把推进旧城改造与提升城市功能、维护自然人文景观与延续历史文脉有机统一起来,规划建设一批传世建筑精品,高品位打造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彰显重庆山水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按照“减量、增绿、留白、整容”原则,全面完成主城区危旧房三年拆迁改造任务,全面启动城中村片区改造,加快居住小区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合理控制城市建筑高度和密度,有效增加开敞空间,新建一批广场、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扩大数字化城市覆盖面,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
  
  着力提升畅通水平。建成“二环八射”国家高速公路网,推进“一环两射一联”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开工渝黔铁路新线、渝万城际铁路、成渝城际铁路等项目,完成江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和黔江机场建设。推进寸滩三期、涪陵龙头山等港口建设,实施嘉陵江、乌江等重要航道治理和船舶标准化改造。提速建设轨道交通一、三、六号线及二、三、六号线延伸段。
  
  加快建设双碑等五座大桥、慈母山等两座隧道、两路等五座换乘枢纽和一批公共停车场,开工解放碑地下环道,渠化道路交叉口,消除一批堵点。坚持建管并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着力优化公交线网、运力结构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营运秩序,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强化道路交通管理,从严控制占道施工和占道停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着力提升生态绿化水平。坚持生态与产业兼顾、建设与管护同步,全面展开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植树造林500万亩,集中打造百个万亩示范片。提升高速公路绿化层次,切实抓好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示范段绿化,加快建设区县城周森林屏障和森林公园。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主城“四山”生态恢复和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带建设,建成城市生态林10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400万平方米。
  
  着力提升城乡安全保障能力。认真落实信访条例,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深化干部大走访活动,实行重大事项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努力化解疑难信访积案,构建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切实做好违法人员教育改造和帮教安置工作。整治公共复杂场所、城乡结合部等治安乱点,加快建设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加大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度。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严防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活动,做到交通、煤矿、建筑、水利、危化、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隐患即排即治。
  
  加强城乡消防基础建设,进一步整治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安装公路防护栏1000公里。全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行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相结合,严防人员伤亡。做好气象灾害预防和公共气象服务。加快政府应急平台、搜救基地、物资储备库和应急队伍建设,增强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编制实施三甲医院发展规划,改扩建一批区县医院,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推进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试点。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规范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心理咨询业,促进市民心理健康。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促进优生优育。
  
  支持青少年事业发展,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任务。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增强全民体质。建成一批社区体育设施、学校塑胶运动场和城镇登山步道,为1100个行政村修建篮球场、配置乒乓台。发展竞技体育,做强重点项目,办好业余体校,培育后备人才。办好市第三届运动会和各类特色赛事。
  
  (四)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科学实施城乡总体规划,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主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3%。
  
  今年,主城拓展全面进入外环时代。按照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建设北部新区,提速开发西部新城、东部片区和南部片区,推动人口和产业向外环有序扩展,尽快形成一批新的功能组团。调整优化内环功能布局,完善中央商务区功能,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高端化。内环与外环之间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和大型物流基地,促进产业向辐射型、带动型转变。
  
  加快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主城综合服务功能。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连接各组团和卫星城的快速通道、绿色廊道,增强主城对外辐射带动力。主城各区要严格遵循组团功能定位,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聚合发展,避免同质化。
  
  支持万州加快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提速发展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其他区县城。加大对远郊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批大中城市。对远郊区县特色工业园区继续全额返还税收增量市级留成部分,支持新上一批促进结构优化、带动本地就业、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
  
  加快发展小城镇。整合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把国家重点镇和市级中心镇培育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商品集散的县域次中心。推进乡村规划,改造自然村落,实施巴渝新居工程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引导农村居民就近有序转移和集中居住。
  
  把合理的资源环境容量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的前提,促进城乡生态文明。以城中村改造和提高园区投资强度为重点,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展低碳建筑,建设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城市。
  
  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入开展梁滩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投用,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交通噪声污染整治。
  
  (五)全面加强“三农”和库区工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基础。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建设10个粮食产能县,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打造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20个生猪重点基地县,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
  
  扩大蔬菜基地和标准化果园规模,扶持发展生态渔业、草食牲畜。放活林权经营,大力发展山地绿色食品、林下经济、木竹加工、苗木花卉、中药材、森林旅游,促进兴林致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贸易城,启动建设江津双福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现代服务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
  
  坚持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两手抓,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新建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工金佛山大型水库,建成一批水利工程,新增旱涝保收、节水灌溉面积各20万亩。百强镇防洪基本达标。扎实推进行政村通宽带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实现乡乡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认真编制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实施规划,努力争取特惠政策,为库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突出移民安稳致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三大重点任务,争取国家预安排资金,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后续建设项目,实现移民迁建与后续工作的有效对接。加快移民生态工业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石油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深化对口支援工作,争取中央企业结对帮扶库区区县。
  
  开展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主题年活动,新增城乡移民就业4万人。做好淹没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工作,提高三峡库区社会保障水平。强化三峡水库综合管理,开展消落区综合整治,加快实施库区及其支流水污染防治项目。搞好避让搬迁和城集镇安全防护,启动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金汤工程”。认真解决移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完善库区维稳机制,保持库区社会稳定。
  
  加快“两翼”发展。加大市属国有企业支持“两翼”特色工业园区力度,启动第二轮50亿元担保融通计划。完善“圈翼”互动机制,增强“圈翼”对口帮扶实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和巫溪、城口等困难区县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尽快打通对外联系通道,支持发展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
  
  通过林权改革和山林经营,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让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林农广泛受益。实行相对扶贫标准,将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的人口纳入扶贫开发范围。开展整村脱贫推进年活动,启动250个村整村脱贫,完成扶贫移民3万人。进一步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六)拓展内陆开放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西部一流的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大通道,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搭建对外开放服务平台,优化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走出一条内陆开放的新路子。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推动引资来源从以港资为主转向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全面招商,引资领域从以工业为主转向工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齐头并进,引资方式从以引进增量搞项目为主转向引进增量和盘活存量并举,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招商引资。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
  
  实施东西联动,争取设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成批引进内需型加工制造企业。健全招商引资后续工作机制,确保签约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对区县招商引资的统筹协调和指导,避免恶性竞争。
  
  多管齐下抓好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一般贸易。加强口岸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完善金融服务,强化人才支撑,增强对大项目、大企业的吸引力,促进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坚持离岸与在岸并重,引进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软件开发等服务外包,巩固和提升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的地位,带动服务贸易全面发展。完善外贸扶持政策,培育十大出口基地,稳定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海外市场份额。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资源。
  
  两江新区要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完善规划方案和功能布局,努力打造功能完备、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区。西永微电园笔记本电脑基地要加快启动征地动迁、“七通一平”和标准厂房建设,开辟至江北国际机场的海关监管专用通道,配套完善市政和商业文化设施,抓好专业人才技能培训,促进惠普及其关联项目尽快见效。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要启动二期工程,争取设立整车进口口岸,入驻企业和项目达到100个。依托保税港区构建面向西部、江海联运的物流网络,尽快发挥保税物流功能。争取万州、长寿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完善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产业配套功能,实现快速发展。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收购境外优质资产、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依托市对外经贸集团,提高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规模和水平。
  
  全方位开展交流合作。加强同周边省区、长江经济带、沿海地区的联系,促进基础设施互动、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协作联合。推进“西三角”战略协作,落实成渝经济区规划,配合编制实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共同争取国家布局一批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关联项目。
  
  办好第七次中欧圆桌会。组团参加上海世博会、悉尼春节庆典等活动,展示重庆新形象。扩大海外交流平台,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国际友好城市以及华侨华人的经济文化互动。深化渝台综合性经济合作试点,把重庆建设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第三大重点区域和最大的台资信息产业集聚区。
  
  (七)强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用好用活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努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增活力、聚财富。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速打造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以金融服务综合化、融资形式多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为重点,加大金融企业改革力度,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和向外拓展,探索建立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
  
  加快建设保险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引导保险资金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完善联合产权交易所、农村土地交易所、股份转让中心、农畜产品交易所运行机制,提升服务功能,扩大经营范围,增强要素集聚辐射能力。筹建电子票据交易中心、药品交易所,设立钢材期货交割仓库。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扩大地票交易量,建立以土地交易所为依托的农村产权信息共享平台。启动市域基础测绘,开展宅基地确权试点,探索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办法,盘活国有林业资源,稳妥推进农户集中居住区建设用地、农村承包地和林地资产化。加快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林权等生产要素抵押、质押和涉农保险试点。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向农村倾斜力度,推动基础设施、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探索建立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农民工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租购等政策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制定财税、投资、土地等扶持政策,鼓励和规范城市资源下乡扶农助农。培育一批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集中示范点,带动改革试验整体突破。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资本结构、产业结构,推进重组整合,缩减管理链条。支持长安、重钢等发展成为千亿级企业。推动水务、商社、能源等集团整体上市。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属国有企业集团要发挥好在经济调节和城乡统筹中的杠杆作用,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政策歧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支持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
  
  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租赁、担保、信托、小额贷款、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继续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计划,力争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000亿元。出台资本金扶持、财税支持和融资担保等政策,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基地,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对低保家庭实施廉租房全覆盖。加大城市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农民工公寓建设力度,提供税费优惠。启动实施三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计划,以土地划拨方式进行建设,较大规模地增加公共租赁房,以相对优惠的租金,为低收入购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盘活住房租赁市场。实行差异化住房税收政策,遏制高档住房价格非理性上涨,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完善市和区县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坚持把市级开支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控制在25%以内。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社会综合治税力度,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区县政府性债务控制,降低债务风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和补助。稳步实施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八)切实加强社会民生建设。坚持把增进群众福祉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扩大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建设创业培训和孵化基地,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推进高校小额担保贷款试点,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确保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85%。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援助,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妥善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国有企业部分“双解”困难人员养老保险问题,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和城乡低保水平。逐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范围。加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健全低收入群体临时救助体系。采取优惠政策促进老年产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编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力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率达到60%,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超过90%,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启动职业教育第二期基础能力建设,办好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培养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产业后备军。推进大学城“五个一体化”建设。支持高校内涵发展,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精品课程建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推动师资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建设平安、健康、绿色、数字、人文校园,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和提升重庆文化软实力。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办好首届西部交响乐周、第二届西部动漫艺术节、第四届中国川剧艺术节,积极筹备2011年亚洲艺术节和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工国际马戏城、巾帼园、群众艺术馆、档案馆,加快建设国泰艺术中心、重庆自然博物馆、三峡移民纪念馆和“十大书城”,启动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和工业博物馆建设,完成特园陈列馆扩建工程。
  
  加速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自然村广播电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新建标准农家书屋2000个。认真做好送戏送电影送展览下乡,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完成一批革命遗址、抗战遗址抢救维护。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文化实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重视和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加强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培育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让巴渝大地处处洋溢文明新风。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强化人口居住地管理。推行和完善以“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居)民自治机制,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建成30个城市街镇社区服务中心和240个社区服务站。规范社会组织发展,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对台、侨务、外事工作。加强国防动员、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双拥共建,融洽军民鱼水情。
  
  各位代表!群众的期盼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今年拟新增投入75亿元,突出办好十件实事:
  
  (1)建成廉租房2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公共租赁房200万平方米,新建3万户巴渝新居,改造3万户农村危旧房。
  
  (2)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国有企业“双解”人员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补助范围扩大到全市。
  
  (3)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区县60周岁以上人员应保尽保,新建改建区县社会福利中心5个、乡镇敬老院94所、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0个,新增城乡养老服务床位1.2万张。
  
  (4)实行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普查,城乡孕产妇和新生儿保险补助范围实现全覆盖。
  
  (5)继续实行儿童免疫免费接种。将城乡孤残儿童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
  
  (6)新建残疾人康复示范社区120个,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3000户,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6000例。
  
  (7)扩大贫困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范围,确保应援尽援。
  
  (8)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60%,新建寄宿制学校400所、中小学塑胶运动场414片。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及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学费。
  
  (9)全面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提高社区(村)组织办公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和村干部误工补助标准。
  
  (10)新建改造100个集镇自来水厂。解决200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修建农村便道1万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15万口、大中型沼气工程35处。建成农贸市场100个、标准化菜市场50个。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贯彻“314”总体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人民寄予厚望,政府责任重大。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制度建设为根本,作风建设作保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
  
  第一,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转变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绩效管理体系,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交换共享,提高行政效能,为投资人、创业者当好服务员,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为民办事能力。推行阳光政务,扩大政务公开。整合公共资源,保证市级财力支出的一半用于民生,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第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加强行政立法,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实施配套办法,试行政府规章执行情况后评估。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民生事项必须坚持专家论证、社会公示或公开听证制度。健全权责一致的执行机制,严格实行科学发展考评,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行政复议,推行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制度。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创造条件让人民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
  
  第三,深入推进政风建设。坚持亲民爱民为民,扎实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带着深厚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和达标活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建市,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零增长。建设节约型机关,严格机关用房、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接待、差旅费报销,狠刹官僚主义、享乐主义、铺张浪费之风。
  
  第四,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牢记廉洁自律的警戒线、党纪国法的高压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漏洞。强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和监察。严肃查办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腐化堕落等案件,对腐败分子决不放过、决不姑息。
  
  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崇尚学习,创新实践,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业务工作水平;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善于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破解难题,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要牢记使命,勤政为民,保持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十二五”是落实“314”总体部署、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认真编制“十二五”规划,绘就重庆“加快”“率先”的宏伟蓝图。
  
  各位代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危机面前,我们沉着应对,逆势而进;复苏路上,我们更应跃马扬鞭,奋勇争先。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巩固和发展“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早日实现“314”总体部署而努力奋斗!
  
  接下来请继续阅览: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快速找工作求职,请点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政府工作报告推荐
  • 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我国是于2011年03月0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是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的,详情请浏览以下 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的...

  • 广东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通过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整理了以下广东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欢迎阅读。...

  •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也分为很多种,有县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等。以下为您提供的是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 市政府工作报告范文

    作为市政府部门在写工作报告的时候一定要详细,那么市政府的工作报告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一篇详细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可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