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去问身边的朋友最近一个月最火的手机游戏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提到《Flappy Bird》(下坠的小鸟)。这款极易上手却难度奇高的游戏,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全球走红,被玩家称为史上最高难度却根本停不下来的游戏。
也许从专业游戏开发者的角度看《Flappy Bird》并不是一款特别完美的游戏,首先是它那让人不敢恭维的“卖相”。8比特像素的画面,超级马里奥游戏中的水管,表情呆滞的小鸟,简陋粗糙的背景,整体画质只有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甚至还不如我们曾经玩过的超级玛丽。在大量游戏开发商强调高清画质、3d游戏的今天,这款游戏着实有点“逆天而行”的意思,笔者在第一眼看到这款游戏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游戏实习生搞出来的,若不是看到身边的朋友在玩,根本不会去下载。其次这款游戏几乎没什么可玩性,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十分简单,只需要一根手指猛戳屏幕,让小鸟穿过水管缺口就行,简单到幼稚园小朋友都能玩。一度被网友评价:弱智、无聊、坑爹、反人类。但为什么如此受人诟病的《Flappy Bird》会火呢?他能在营销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启示一:好产品一定要“抓人心”
在被问到为什么喜欢玩这款游戏的时候,许多玩家给出的答案几乎相同:无聊。对,就是无聊,这款游戏就是抓住了玩家“无聊”的内心。当今社会,“无聊”几乎成了大家的通病,每个无聊孩子内心总是迫切的需要摆脱这种“无聊”,《Flappy Bird》以一种简单的操作设计,让玩家摆脱智力、财力的限制;变态的难度让玩家愈挫愈勇,在挑战、失败、再挑战的循环自虐中,消磨时间,打发无聊,吃掉寂寞。“变态“的方式,让玩家又爱又恨、欲罢不能。想象一下,当一款可以吃掉寂寞的游戏遇到一批急于排遣无聊的孩子,怎么会不爆发一场火花呢?《Flappy Bird》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对玩家的内心需要有深刻的挖掘,而这种能够深刻挖掘顾客需求,并为之创造产品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和产品营销人员所必备的素质 。
启示二:消费者是最好的口碑营销工具
《Flappy Bird》之所以能够火,除了产品设计中抓住了玩家的内心需要,另一个就玩家的分享在口碑营销中起了很大作用。大多玩家在玩《Flappy Bird》时,都会自觉的把自己最新的成绩和经验分享到朋友圈,这种分享无疑间接为《Flappy Bird》做了广告。一位游戏发烧友说,他就是在朋友圈里开始认识《Flappy Bird》这款游戏的,之前虽然在一些app store里看到过,但根本没有引起他的兴趣。但当看到很多朋友纷纷在圈子里晒自己的成绩,并不断有人吐槽游戏多难多难,还有人打到10分就会得到一大堆赞的时候,这位朋友就再也坐不住了,果断下载了这款游戏。当然,他同样也把自己的分数分享到了朋友圈里。
就这样《Flappy Bird》,在玩家不断的分享中,裂变式的发展了无数的用户,截止至发稿前夕,在一些知名的APP下载点,已经有突破5000万的下载量,如果算上其他未作统计的小站点,这个数字将是惊人的。至于《Flappy Bird》为什么能够让玩家如此自觉地帮它传播,网上一些人分析说是《Flappy Bird》抓住了人们爱虚荣、爱炫耀、爱攀比的心理,但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正确,《Flappy Bird》确实是很好的利用了消费者,为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口碑传播。
启示三:得屌丝者得天下
“得屌丝者得天下”作为屌丝经济中的一个著名口号,已经在众多互联网大佬的口口相传中被无数次提到。它的意思是:做产品和服务,一定不能成天想着满足所谓有钱人,屌丝群体所蕴含的消费能力是非常巨大的。以前所流行的“赚有钱人的钱“的理论早已被打破。从前些年MSN与QQ的大战中就可以看到,服务屌丝的QQ彻底的打败了看不起屌丝的MSN。现在是一个“屌丝”盛行的年代,屌丝不富有,但屌丝群体是巨大的,屌丝更愿意为好玩的、有趣的东西买单,《Flappy Bird》就是这样一款让屌丝们觉得好玩的游戏。
仔细去看《Flappy Bird》这款游戏,你会发现其实它就是一部“屌丝的奋斗史”。游戏中的那个表情呆滞、又矮又丑的小鸟,每天艰难的在水管缺口中穿梭,过着单调、苦逼、重复的生活。但面对困难它却从不气馁,一往无前的为梦想而奋斗、虽然梦想简单到仅仅是获得一个稍高的分数,但它依然痛并快乐着。这不正是广大屌丝的真实写照吗?纵观游戏界,有哪一款游戏能够像《Flappy Bird》一样,让屌丝们如此与之产生共鸣、达成默契。正是这种默契和共鸣,《Flappy Bird》成全了屌丝,屌丝们也成就了《Flappy Bird》。
启示四:借势营销,一两可拨千金
《Flappy Bird》全球火爆之后,开发者阮哈东因为无法忍受游戏的火爆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困扰将游戏从苹果APP商店和谷歌Google play商店下架,并宣称永不上线。网络上一时间出现断档,很多兴致勃勃前来下载的玩家怎么也找不到这款游戏。这个时候,一批包括:《Flat Birds》(扁平鸟),《Ironpants》(铁裤衩),Flappy Bee《下坠的蜜蜂》等在内的山寨版的《Flappy Bird》相继诞生,代替《Flappy Bird》在网络上赚足了眼球,其中几款游戏甚至一度进入下载排行榜的首页。
这些山寨游戏借助《Flappy Bird》的火爆以及下架候产生的空挡,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游戏一下子备受关注,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借势营销。有些人可能说,这就是个山寨货,哪里算是借势营销。但笔者想说,老板们选择做山寨产品不就是为了借助人家的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吗?山寨本身不就是借势的体现吗?但山寨版《Flappy Bird》却是高明的,它不仅仅是借《Flappy Bird》产品优势,更是恰当的选择《Flappy Bird》最火爆却下架的时候出现,既借了《Flappy Bird》的名气,又借了“有求无供”这样的一个时机。
另外一个借势的体现是:《Flappy Bird》下架之后,一些装有原版《Flappy Bird》的手机在eBay和淘宝上分别报价9万美元和9999元人民币。且不说手机卖得好不好,但确实有一大批的游戏发烧友进入这家手机网站点击查看,并转载消息, 给手机商家赚了眼球。
现在大家都讲借势营销,美国企业每年花在借势营销上的费用增长率甚至高过15%,借势营销“一两拨千金“的作用也受到39%的高层管理者的认可。但如何做借势营销?怎么借?向谁借?营销人还会有一段更长的路要走。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网络事件营销炒作核心在创意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1天卖出380万? |